离开电竞的第三年

离开电竞的第三年

离开 CSGO 为代表的电竞游戏已经快三年了,细数在上面投入了上千小时,大概够通关二十多部单机游戏或是掌握一门语言了。也算是及时止损吧,以下回忆一下我讨厌它的原因。

精神刺激

电子竞技游戏和其它游戏的最大区别在于脏话。

几乎没人玩电子竞技不讲脏话,因为自己的失误死掉了会说脏话,因为 TK(TeamKill) 了队友或被队友 TK 会讲脏话,遇到了外挂或碰巧地打赢了外挂也会讲脏话。脏话是宣泄情绪的一个有效阀门,而电子竞技带来的刺激就是不断冲向阀门的洪水。

从网络上的梗就能看出电子竞技在精神上给玩家的压力:过于在乎输赢而对队友要求极高的玩家称为「压力哥」;因为「赢一把就睡觉」的心理暗示导致熬了整晚的夜;所谓「菜就是原罪」而对新手玩家进行的批判。电子竞技的过程只关乎输赢,而在场外被赞誉的「团队精神」等等优美词语并不存在于游戏过程之中,甚至按游戏技术把玩家分为三六九等也是常有的事。

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在一场对局结束之后会变成无边的空虚感,若是获胜还好,但失败,尤其是惜败的结局带来的负面情绪会掩盖了所有能在游戏中获取的快乐。游戏之外的剪辑视频,更是常能激发上号打一把的热情,然而它也如同每一次对枪胜利一样,会迅速地在一局失败之后被负面的情绪替代。

劣质的社区

5E 的交流平台还好,大家的数据水平都写到了账号上。但是国内最大的 CSGO 交流社区是贴吧,一个在 2023 年产生了中文互联网最大毒瘤的平台。CSGO 吧在 16 年左右尚有一点浏览的价值,大家去讨论正在举行的比赛的胜负,竞猜举行的时候去抄别人的作业,某个职业战队在愚人节发了一个香蕉视频也会被转载到贴吧供人娱乐。不过现在,首页放眼望去全是讨论多少钱卖了买了哪个饰品,如果一个免费游戏已经和钱、黄牛捆绑在了一起,那它实际上也是和投资、氪金网游没什么两样。不过更令我吃惊的一件事是,现在贴吧用户普遍的观点竟然统一地支持那些误收到饰品的人归还时收过手费。放到现实中,类似的新闻也不少:捡到手机要2000元「好处费」。虽然法律上支持失主支付必要的交通费等费用,但归还饰品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几乎为零。手机与饰品的唯一区别是,法律难以顾及后者。以前无偿归还了饰品的人在贴吧里发一贴便能得到大量的称赞,而现在如果发帖询问是否归还的意见,表示「收一点经手费」的回复甚至能被称为好人。确实需要思考一下「我真的有一头牛」的情况,不过我还是觉得发个帖子收称赞就足够了,但如果某一天在这种帖子下评论嘲讽挖苦楼主变为常态,那贴吧才是真的完了。

微妙的民族主义

不多谈,只是觉得部分玩家既能在 steam 上复制粘贴「关于对国内游戏的友好建议」又能对「中俄联手教育韩国玩家」这种与场外政治因素结合在一起的视频感到兴奋的现象很奇妙。早年所谓「红衣军」更是一种刻奇的行为。

电子竞技之外

离开电子竞技的一年也是我开始打羽毛球的一年。在和朋友互娱的时候,也逐渐地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反对电竞入奥。体育竞技和电子竞技从个人体验来讲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无论输赢都能收获非常大的快感。也许有人将其归结为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区别,但只从我的实际体验出发,和好友一起进行正规同等水平的排位比赛,开麦「整活」讲笑话在「逆风局」往往会逐渐变成对某个存在失误或水平不高的成员的指责,更有甚者耐不住批评,消极待机。我亲眼所见过大量这种无稽场景之后,已经打消了任何同好友一起打比赛的想法。

而体育竞技不一样,水平不足导致的失误往往会表现为滑稽的动作,即使被得分也可以一笑了之。而成员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对体力的消耗,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动作而非如何与队友沟通和骂街上面。无论成败,结束后心理上的暗示总是积极的,毕竟离开了冰冷的屏幕与房间,也锻炼了身体。相反,电子竞技唯一的收获除了击杀瞬间的快感和紧张,在对局结束后满地狼藉的语音频道里还能获得什么呢?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几年前那个在创意工坊下载 bot_aim 立志当「枪男」的自己有多好笑。


离开电竞的第三年
https://breadkiller.com/2023/03/30/The-Third-Year-Since-Leaving-Esports.html
作者
BreadKiller
更新于
2024年3月19日
许可协议